2016中国(黄冈)艺术人类学学术研讨会在公司举行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6-11-24  

1119,为期二天的2016中国(黄冈)艺术人类学学术研讨会在公司举行。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博士生导师方李莉教授,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理事长李宏复教授等近50多名专家学者及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10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会议。公司党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王峰,校发规处、学科办、科技处主要负责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分上下二个部分,上半场开幕式由公司党总支书记余彦君同志主持,下半场学术研讨会由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副经理胡绍宗教授主持。

 

王锋致欢迎辞。他介绍了黄冈的历史概况、公司的历史沿革、学校概况、团队力量、团队建设以及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等情况。王锋表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化,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已成必然之势。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较早开始了转型发展的步伐,确立了两转两改发展战略。20149月,湖北省教育厅正式批准公司为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2015年,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确立了“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应用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当前,全校上下正在积极推进转型发展,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稳步推动学校办学水平提升。他认为,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举行,无疑是学者和学子以学术交流来回应时代命题。他相信会议一定会成为紧扣时代脉搏、直面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学术盛会。

 

方李莉在讲话中指出,艺术人类学是运用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对人类社会的艺术现象、学术活动、艺术作品进行分析解释的一门学科。一百多年前,当中国人第一次面对工业革命时,人类面临的“大变局”是机械取代了手工,人类社会以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方式开始运行。而今天我们可能要说,人类正面临另一个从未有过的“大变局”,这个“变局”就是信息社会取代工业社会。互联网的出现,让人类社会再次以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方式开始运行。这样的运行方式不仅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物理空间,也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精神空间,包括我们认知世界,传播知识的方式等等,人类社会将会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奔向未来。以人类学的眼光来看,历史上文明能够得到高度发展的,往往是有机会与其他文明交流或向其他文明学习的民族或国家,一种文明发展速度的快慢取决于其学习与交流速度的快慢。随着互联网以及未来人工智能的出现,许多学习和交流的速度几乎是同步的,这样的快速学习和交流现象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这些革命势必对人的思维和行为及社会结构产生巨大影响,其将会从大脑的内部改变人类自身,从而改变整个的人类社会,这样的改变会对人类的未来产生什么影响,我们今天是很难想象的。

 

围绕社会转型与传统工艺美术发展议题,方李莉作了《近代手工艺民族志的写作与意义—以景德镇陶瓷百年变迁的人类学研究为例》的学术报告。王宁宇、李宏复、安丽哲、李修建、吴南、王永健、荣树云、金美珠、孟凡行、杨柳、韩澄、廖雪林、刘东、朱翊叶、李松杰、吴小军、张卫峰等专家学者分别在艺术人类学学术研讨会上作了17场专题报告。来自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的100余位师生代表在会上进行了交流互动。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