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7日下午14:30,湖北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动画艺术研究院动画影像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叶佑天教授作为国内学者型艺术家,诗意设计与诗性艺术动画探索者,应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邀请参加了“四校联台:2017原创学院动画研讨与巡展会”活动,并在多媒体会议室举行了主题为《从炼形走向诗意的吟唱:艺术动画与新式漫画的表述泛论》的专题讲座,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师生共同聆听了此次讲座。
讲座共四个版块来阐释,分为“艺术动画的本体追问”“新式漫画的精神走向”“动画的创作方式”“艺术家自己的作品分析”四个部分。在讲座中,他阐述到:第一,动画的本体是什么?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动画创作者不容回避的问题,只有揭开华丽的概念遮蔽的本体才有助于动画发展。
叶佑天-艺术动画影像-《貌离神合》
第二,新式漫画经过长达几十年的发展,由于国内创作人员的断层与创作观念的认同出现问题,我国漫画创作还有着十分大的创作空间。漫画不再是狭义的传统概念,它变得开放而包容,漫画已经吸纳诸如影视之类的语言形式,精英型及大众型漫画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道”同样是漫画追求的最高理想。第三,动画的创作方式有别于传统美术的,它是群舞的艺术,它的综合性不只是美术可以承载的,改变固有的创作方式是利于动画发展的途径。动画创作是需要情怀的,无所谓搞动画累的传言,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门艺术都有着自身创作规律。爱,是延续力量的最好方式,以讹传讹厄是一种丧失独立判断能力的表现。第四,创作需要心境,学习固然需要考虑未来,但只有潜心做好当下的一件事才是长久之计。在创作作品中,其实无所谓过多的分界,设计、绘画、动漫都是都是相通的,不断提升个人创作理念,提高视野才可以走得更远。
在讲授中,叶佑天教授也和师生们分析了自己每个阶段的创作设想与对视觉艺术与影像艺术的深度思考。最后,叶佑天教授认为随着中国学术深度的沉淀与发展,艺术动画将会呈现更多的样式,将会出现更多真正有思想的作品。在现场互动中,叶佑天教授现身说法,穿插介绍了个人动画创作中的一些思考与创作过程、艺术动画与商业动画的区分等,让同学们在一次次解惑中恍然大悟,现场氛围张弛有度,热烈而有序。
讲座后师生合影留念
叶佑天教授多年来一直专注于影视动漫与视觉艺术的教育、传播与创作工作,致力于现代动漫与视觉语言的不断探索与创新,是我国艺术动画及设计圈、绘画圈的知名青年学者,在视觉艺术界享有“青年视觉诗人”美誉。他先后创作的艺术动画《探索三部曲》、《孤独三部曲》、《情感三部曲》、《当艺三部曲》一直走在独立艺术动画研究的前沿,并开拓了中国“诗性艺术动画”的先河。他创作的每部作品都呈现出浓浓的乡愁韵味与诗意精神,并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提高到哲学的范畴。他的作品风格独特、视觉语言的魅力充满诗情、表现形式的创造力别具一格,理论著作语言犀利直陈时弊,批判精神强烈。近年来,《中国美术报》、《文艺报》、《雅昌网》、《中国文化报》、《南方日报》等报刊刊发其多篇的高质量书评及影视批评文章。自2012年以来,叶佑天教授先后应全国近70所高校邀请,全力诠释艺术与人生、艺术动画的人文精神等专题讲座。并先后应邀在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文化干部管理学院等举办大型学术讲座,积极传播艺术的人文精神。
叶佑天简介:
叶佑天(尘一),湖北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艺术学博士生。北京电影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独立艺术动画导演、视觉艺术家,学术+实践型设计师 。
现为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广电局动漫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级藏羌彝文化专题走廊特聘艺术家、中国动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文化部文化产业“双创”优秀扶持人才,中国美协动漫艺委会重点扶持人才,首批湖北省百名重点美术培养人才工程入选艺术家,湖北省政府科技与艺术融合特聘专家,湖北省高校“双料带头人”、湖北省中青年艺术人才库成员、武汉市宣传部动画项目评审专家、湖北省文化厅动漫项目评审专家、中文核心《电影评介》《电影文学》专题栏目主持。 世界平面设计联合会(ICO-D)会员,Hiiibrand国际设计联盟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世界动漫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现工作于武汉、北京, 其艺术作品5次入选全国美展。
叶佑天-艺术插漫-回眸摇曳在天边的过往
■动漫作品曾荣获澳门国际双年展金奖铜奖两项、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金奖、韩国国际艺术节影像类全场最受欢迎大奖等50余项创作大奖;■设计作品曾荣获GDC大展评审奖、德国莱比锡国际海报节优秀奖、历届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一等奖、澳门设计双年展评审奖、乌克兰“COW’设计展第三名、中意设计周年度展佳作奖、中国大师奖铜奖、韩国设计双年展银奖、北京设计周铜奖、国际米兰周学院奖(最高奖)等00余项国内外艺术创作大奖;
叶佑天-艺术插漫-回眸摇曳在天边的过往
■绘画作品曾世界华人插画展金奖、全球插画大奖铜奖、国际环保漫画插画大赛银奖(A组最高奖)、 深圳插画艺术双年展评审,入选全国青年美术展、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全国插画艺术展等50余项奖项 ;
艺术作品刊登于亚太设计《APD9、10、11、12》、《艺术百家》、《国际版画年鉴》等多家权威及国家核心刊物;艺术作品多次随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出国交流,三次入选文化部创业创意优秀人才库名单,并受到上述部门的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