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举办“学术与田野——鄂东人文艺术考察与研讨”系列学术活动
来源: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  发布时间:2021-07-07  

为加强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艺术学团队建设,提升教师团队的学术与田野调研能力,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2021年7月4日—7日举办了“学术与田野——鄂东人文艺术考察与研讨”系列学术活动。特别邀请了山东大学张士闪教授以及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楚天学者“、广西民族大学廖明君教授对此次系列学术活动进行指导。

活动首先进行了为期两天的田野考察,第一站位于黄冈市黄梅县的五祖寺、四组寺,了解其独特的佛教艺术文化发展脉络。第二站位于武汉市新洲区“问津学院”,体会、感悟楚黄地区的儒家思想。最后一站位于东坡赤壁,探索黄冈地区的东坡文化。

在田野考察的基础上,7月6日晚,山东大学张士闪教授在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二楼书吧进行了一场《地域、族群与乡民现象的发生》为主题的学术讲座及学术研讨。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楚天学者“、广西民族大学廖明君教授、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经理胡绍宗教授、副经理方圣德教授、建筑学院副经理卢雪松教授以及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部分专业教师、研究生参加了此次交流。



胡绍宗教授首先对两位教授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参会人员。接下来由张士闪教授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改革开始讲起,重点讲述了乡民文化实际上是一种民间信仰的体现。张士闪教授尤其对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其一是地域空间,地方社会的发展必须遵守“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自然法则,因此生活方式、生活意识、艺术造型都会受到地域空间局限的影响。其二是村落,村落作为一个研究点,上可以连接乡县省市,下可以细分为家庭,是一个理解乡民艺术最好的出发点。其三是推出概念,这样有助于更好进行学术交流。张教授鼓励年轻的研究者需要有一颗发明概念的心,探索概念,做民俗研究最重要的是需要耐心。他称民俗是一把钝刀,对待其不能一刀切,需要慢慢的打磨。并介绍了他提出的三个概念“还鱼于水”、“顺水推舟”、“礼俗互动”。

之后廖明君教授对讲座进行了补充。首先提出了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扎根于大别山,拥有优秀的研究资源。本校研究者们应当围绕大别山文化展开探索,做大做强科研。其次鼓励研究者们进行田野调查,要下到村落里面去,多和村民互动,深入理解乡民的生活方式、文化意识,并能够甄别有效信息。最后提出做科研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研究的本体把握;第二阶段是对文化进行解读,开拓新的视角;第三阶段是理论建构,进行概念的提出。他鼓励师生们争做第三阶段的研究者们。



在互动交流环节,方圣德教授、袁勋、甄新生等老师们纷纷分别向张士闪教授提出自己在科研中的疑惑,张教授一一进行解答,指出人文社科研究工作需要做到材料全面、观念合理、正确使用理论工具这三个方面。活动的最后胡绍宗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指出老师们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现实中的问题,即真实的问题;二是理念方法的启发问题。

活动结束后,师生们向两位教授的到来表示感谢,并期待下一次的学术交流活动的到来。

上一篇:下一篇: